用戶更愿意為優質技術獲得的服務付費
在籌備共享單車項目而“蟄伏”的3年中,夏一平跑了許多自行車廠,發現這個行業已經20年沒有發展了。然而一把能與云端通信的電子鎖、一個“無樁”的大膽決定,就讓這個行業再次煥發了青春。
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屢見不鮮。上海起點創業營創始人查里說,像上門洗車、上門理發、上門洗魚缸一樣,大量的傳統行業借助互聯網變成了新型創業項目,只是互聯網技術并不足以形成行業壁壘,必然會出現大量同類競爭者。許多創業者的應對做法是:用“補貼”拼出行業老大。于是,用補貼吸引用戶,用客戶量吸引投資人,再尋求服務升級的路線成為創業潮流。
據統計,從2013年開始,中國先后涌現出100多個上門洗護類創業項目,當融資“燒盡”,某洗車網的補貼也從14元變成7元、5元乃至1元,項目在資本的寒冬里倒在了創業路上。
不少創業團隊發現吸引一個用戶的成本極高。做海外旅游的海玩網首席運營官龔屆樂說,2013年,市面上獲得一個付費用戶的成本大約在230元,2014年上漲到300元,2015年是400元,2016年又漲了30%左右。
創業投資人、上海通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嘉誠表示,“光靠模式創新,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,而依靠技術獲得的用戶,粘度更高,用戶更愿意為優質技術獲得的服務付費。”
在互聯網創業項目中,更具技術含量的企業互聯網被投資人看好。查里說,與已經是“紅海”的2C (個人端)移動互聯網行業相比,企業互聯網還有很多需要開墾的細分領域,而能支撐企業互聯網的,是包括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在內的硬科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