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文藝方面的主題創作百花競放。開天辟地的1921年,更是各種藝術創作的熱門題材。在此熱潮中,影片《1921》可謂頗具新意的好作品。
影片聚焦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,所有的敘事都朝著這個聚焦點努力。李達成為故事的主線人物之一,他在上海串聯起所有心向上海、奔赴上海的角色。在北京,李大釗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寄予厚望;在長沙,毛澤東、何叔衡冒雨啟程;在歐洲,馬林從奧地利出發,鄧小平等在法國興奮眺望。每一個奔赴上海的人,前路都不平坦。馬林一落地就陷入被追捕的危險之中;日本早期共產主義者近藤榮藏來到上海后,一直被特務盯梢。其他從北京、漢口、廣州、濟南等地趕來的參會者,無不歷經艱難險阻。影片還通過眾人向劉仁靜等詢問五四運動的情形,閃回了兩年前發生在北京的那場愛國運動。
各地的參會者紛紛來到上海后,又開始了尋找、確定開會地點的歷險記。這就使影片形成了一種奇特的結構:在故事的演進中,多線索紛呈交錯,每個人物又有自己的線索。這種立體交叉的敘事方法,難度有如構建現代都市的立體交通網,紛繁復雜又自有其內在秩序。
敘事性文學藝術形式發展到今天,結構幾乎成為成敗的關鍵。這部影片讓一個個歷史人物穿行于故事的脈絡之中,有交匯又有獨特性,實屬不易。與此同時,其他的故事線索以最精練的方式表達而不完全展開,人物之間的對話極具主題色彩,都圍繞如何救國救民于水火這一核心,而為了實現這個共同的理想,必須以強有力的組織形式,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。思想建黨、政治建黨、組織建黨就成了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最大共識,就有了先進知識分子從全中國甚至海外奔赴上海的盛景。影片直接切換故事線索的方式,從創作表達上也是一種新的探索。編劇、導演都做得可圈可點,展現了眾多人物形象,從容地講述了故事。隨著劇情的推演,一幅巨大的畫軸徐徐打開,紛繁中不乏清新,簡潔又綱舉目張。
《1921》是一部具有現代審美意識并努力通過藝術創新來表達、傳遞歷史真諦的影片,在傳統與現代、主題與藝術、內容與形式的融合上做得較為出色,成功實現了創作目標。主體故事的時間有如話劇藝術一樣嚴格控制,空間則又充分展開,突出了電影藝術的優勢。影片還集束式呈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后不同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,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發展歷程。1921年這個紅色起點值得格外珍視,需要永遠銘記。電影《1921》生動地、恰切地表達了這一主題。
(作者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)